“我们算过一笔账,未来10年,山东省内核电市场规模能达到400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万亿元。”烟台市发改委核电办副主任张洁非向记者描绘了他眼中的核电产业前景。尽管近两年国内核电项目建设缓慢,张洁非仍对烟台核电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烟台市核能相关产业产值将力争达到1000亿元。”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个核心城市之一,烟台将发展核电产业作为推进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并于今年打出了“中国核能产业新城”的名片。在产业政策并不明朗的当下选择深耕核电关联产业,烟台的“底气”从何而来?
依托研发平台 打破障碍促创新
虽然山东目前并无在运核电项目,但包括海阳核电、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CAP1400示范工程在内,一系列核电先进技术均在烟台市周边落地,为其培育核能装备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核能产业新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提出打造“中国核能产业新城”之前,烟台市政府于2016年11月主导成立了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包括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以及烟台市台海集团在内的核电央企和地方民企,聚集到了研发中心平台。
据了解,研发中心设立至今已汇聚3名院士和41位核电工程领域的优秀专家和领军人才,3个项目列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4个科研课题被推荐为“华龙一号”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17年8月,研发中心作为国内核电领域首个新型研发机构,获得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这是近五年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批复的唯一一家科研创新机构,相当不容易。”张洁非说。
“建设这个研发中心,核心就是要激发核电领域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核电行业视安全为生命线,强调保守决策的原则,客观上制约了技术创新。“核电领域要想创新,必须突破人为体制机制的壁垒。研发中心以政府主导、企业牵头、社会参与的民办非企业模式运作,政府则要为创新研发的过程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该负责人表示,社会力量的参与,对研发中心运作意义重大。“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不足,因为创新成果无法与员工个人挂钩,创新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可以为研发中心注入活力。
据统计,烟台市目前涉及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的企业已超过30家,产品覆盖核电装备各个领域,尤其核电主管道、核电站防火装置、结构等,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领先。
依托产业需求 开拓市场空间
创新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打通整个行业上下游的通道。研发中心为人才和技术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还要打通产业链条与市场需求,才能让创新“开花结果”。
“我们提出,在合法合规前提下,三大核电集团要优先采购研发中心产生的技术成果。”张洁非指出,研发中心完成的项目,烟台市会给予奖励,并督促各方应用推广研究成果。“光有技术但不能依托项目应用,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创新。通过设置制度,保证技术创新能够落地。”
根据《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山东将建成核电装机2065万千瓦。除目前在建待建机组项目外,海阳核电二期、招远核电等目前正在等待核准或已列入规划的核电项目,未来都可能为烟台的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创造出市场空间。
不仅如此,备受行业青睐的小型堆已在烟台落地。今年1月,烟台市与中核集团签订《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及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项目合作协议》。3月16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台海集团共同成立中核台海清洁能源(山东)有限公司,推进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示范项目的建设。
“海上能源供给平台在烟台的市场空间很大,是可以预期的。”张洁非告诉记者,按照烟台市万华集团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万华集团的用水、电力、蒸汽需求量,相当于3-4个海上平台项目的规模,“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可以供电、热、水、蒸汽,可以应用于海岸、海岛的综合能源供应以及海水淡化等。” 据了解,南山集团、万华集团等大型化工企业,以及山东部分沿海城市、海岛的用能需求,初步估算相当于8-10个海上平台的产能。
“我们正在编制烟台市核能产业规划,并出台鼓励发展核能产业的政策。未来,计划以烟台为主导,成立核电产业联盟,从全国更广泛地吸引核能领域相关企业交流合作,促进烟台核电产业发展。” 张洁非表示。